北京时间6月,一场惊心动魄的NBA总决赛G7刚刚在俄克拉荷马城落幕。现场蓝色浪潮汹涌,雷霆主场沸腾如锅,步行者那边却满是沉重和遗憾。说句大实话,这场球比之前的六场还要曲折,它不光拼技术、拼天赋,更把命运和悲喜全都塞进了48分钟里。哈利伯顿的受伤离场,把步行者的希望狠狠葬送了一大半,太像天意了。
01
那一刻,全场呼吸停了。第一节,哈利伯顿刚打7分钟,突然倒地捂着腿,表情痛苦,泪水控制不住地流。主教练和队友寸步不离地围在他身边,全印第安纳的心都碎了。镜头反复给到哈利伯顿的眼眶,他嘴唇发抖,强忍眼泪,但怎么也藏不住。赛前谁都没想到,G7的剧本会这样写,步行者最可靠的大脑、全队攻防的发动机,会像流星一样,一闪即逝。说是天意,真不是夸张。
02
哈利伯顿下场之后,步行者剩下的人完全是硬撑着在打。第二节还跟雷霆咬得很紧,比分不曾拉开,年轻的小伙子们一拼到底,真有那种血气上头的狠劲。好多球员,都拼得一身汗一身泥,可第三节拉锯战打到一半,体能、士气、组织,问题就全出来了。
失去了领袖,这支步行者像断线的风筝。整场球最残忍的地方,其实是第三节。雷霆这边亚历山大一声不吭突然爆发,连续突破制造杀伤,还能串联全队,反观步行者,进攻越来越乱,传球越来越飘,失误一箩筐。
03
失误,简直像幽灵一样缠着步行者。这轮系列赛回头看,步行者七场比赛失误多到让人牙疼:G1就送出24次,G2、G3、G4各在13到15次上下,G5暴走22次,G6有所收敛,但G7又21次。七场打下来,总共120次,场均17.1次。
啥概念呢?问问雷霆。雷霆整个系列赛总共才88次,场均12.5次。光这方面,步行者每场就等于白送别人4.5次球权,算下来接近10分。再对照下步行者输掉的这些场,都是10分左右的分差。你说这球,真能怪天意吗?
有时候,年轻就是最大的短板。步行者是一支在意气风发中成长的球队,进攻快、转换狠,打得漂亮,但稳定性太不够,一遇大场面,慌乱、经验不足暴露无遗。全场观众都能看出来,有些失误根本不是战术问题,纯粹是紧张、是现场气压太大、是稚嫩。
04
再说雷霆,这帮小伙子也不算什么老油条,但终结局面的能力就是比步行者强。亚历山大本场再度证明了自己大心脏,决胜期不慌不忙,第三节的爆发直接拉开分差。能在抢七这样的大场面斩获FMVP,绝对货真价实。雷霆主场蓝色的浪潮,把总冠军颁奖的气氛推向高潮,气场直接压制了步行者。
步行者在这个夜晚什么都没剩下,只剩不甘。更扎心的是,队里的球员太年轻了,很多人第一次打到这样的高度。全队最可靠的战术发动机哈利伯顿早早告别,站在场边哭成泪人,活脱脱一部青春成长片的悲情结尾。没人责怪他们拼尽全力,谁也无法责怪哈利伯顿的拼命三郎,但是高强度的对抗和心理压力,有时候连天才也扛不住。
05
说到调整,说到成长,步行者是时候思考怎么补强阵容、怎么减少失误了。一直这么“浪漫”下去,打到最后容易成了鱼腩“绵羊”,引进一些老经验的球员,增加几分老辣与狠劲,才算真正具备争冠底色。你看雷霆,也不是没有失误多的时候,可关键时刻不会掉线。人家临危不乱,总有人能站出来梳理局面,这就是球队文化、经验积累的巨大价值。
当然,球场永远不缺奇迹和泪水。一场总决赛下来,步行者全员流着泪告别舞台——不服输、不认命,这股倔劲终究可贵。年轻需要代价,青春才会生长。也许明年,也许更久,步行者会卷土重来,让所有人见证他们不是一闪即逝的流星。
写到这里,雷霆的欢呼还在耳边回荡,步行者的懊恼更让人揪心。一轮系列赛讲了太多关于成长、失误、命运的故事,该崛起的球队终究会归来。
您怎么看?
作者声明: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
证券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